二、學科知識訓練是高三復習的重要環節,訓練的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和落實雙基,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的策略,總結解題的方法與技巧,培養思維品質,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練習的方法較多,針對不同的復習階段和不同的復習內容可采取不同的練習方式:
但是,如何上好化學復習課?這對于每一位九年級化學老師來說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新課題。
“復習課最難上。
”這是許多教師經常發出的感嘆。
復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功感”。
更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復習課還不像新授課那樣有一個基本公認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
因為有了這個課堂教學結構,就等于有了可供操作的教學程序。
大家知道,結構的優劣決定功能的大小,井然有序的課堂教學結構就像階梯一樣使教者能胸有成竹地帶領學生拾階而上,進而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識 。
化學復習課是學生實現知識向能力轉化的重要環節。
如何讓復習教學走出“枯燥乏味”的困境,感到復習課不再是一種負擔時,那么其學習能力就會發生質的飛躍。
經過網上的借鑒和我校理科組老師的總結。
下面簡單的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
一、教會學生復習方法 授人一魚,只供一餐,教人以漁,終身受用。
老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他們學習方法,培養學會學習的能力。
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對以后的學習受益非淺。
就拿元素化合物的知識復習來說吧。
比如酸、堿、鹽的性質,復習時要將它們聯系起來,不能只停留在對原有知識的再認識上,而要進行認真的分析歸納等,做進一步深化處理,從中掌握知識間的聯系、相互轉化關系,盡可能使知識有機的聯系起來,在頭腦中形成網絡。
而這項工作不要由老師一手代辦,而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老師只需教給學生總結歸納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動手總結。
二、創設教學情境 德國一位學者有過一個精辟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你也難以下咽。
但當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在享用佳肴時,就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
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
鹽溶于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要溶于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
教育也是需要情境的,無論是古代“孟母三遷”、“斷織教子”的故事,還是民間傳授技藝時“易子為徒”、“子承父業”的風習都說明了教育目標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有相應的情景與之適應。
復習課創設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學生擺脫以往復習課“枯燥無味”的感覺,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在新情境下探索問題的欲望,對學生能力的發展和情感的培養產生積極作用。
比如,在“物質的鑒別”復習課中,教師首先創設“中考體檢”情景,扮演醫生角色,讓學生用聞氣味的方法區分水、酒精、白醋三種無色、透明液體,并明確其鑒別依據,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通過現象領會到鑒別的本質。
三、激發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學生對復習課往往缺乏當初學習化學的熱情,如果復習只是把學過的知識機械化的重復,搞題海戰術,那學生就會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要想讓復習課變得有趣、有效,學生能有新的提高和收獲,教師就要用新穎的形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復習活動,在教學中應用啟發式教學、自學式的閱讀和鉆研,將題目分類分組訓練、小組討論,適當的時候改變復習形式讓學生對實驗裝置進行改裝、對結論進行論證等復習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例如:我在復習二氧化碳時,我是這樣設計的:二氧化碳是學生繼學習氧氣后學習的又一重要氣。
該氣體與日常生活聯系緊密,又是中考的重點之一。
在講授新課時,學生雖然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對二氧化碳的制取、性質以及用途未必有個整體、全面的認識。
從二氧化碳的制取、性質以及用途三方面進行復習,在復習舊知的同時,設計了一些與之有關的實驗探究:1、如果把一個大燒杯罩一高一低的蠟燭上方,將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呢?2、雪碧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碳酸飲料,其中含有二氧化碳、水和檸檬酸(具有一般酸的性質)等物質。
請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探究雪碧中CO2的存在。
寫出實驗方法、實驗現象和結論。
3、請設計實驗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質,請寫出實驗操作步驟、實驗現象以及結論。
這樣就創設了一些問題情景,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然后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各種儀器,分組實驗,這樣就會讓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其中,使他們從親身體驗中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實驗,使他們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合作精神以及對科學的探究欲望。
這樣上復習課,改變了學生以往被動接受式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復習效率。
四、注重歸納總結與實際應用上復習課時,應少講 "點上"的知識,多講 "線上"和"面上"的知識,這"線"和"面"需要教師課前做好備課準備,把該線、面上的部分或全部知識加以串聯、提煉、比較和分類,讓使學生充滿凌亂感的知識能"站起來"、"排好隊",理順它們的關系。
如氣體的制取,要從制取氣體的名稱、藥品、裝置、條件、操作、收集、檢驗等方面的共性與差異聯合比較,但此時學生大多只是從表面上、理性上有所接受,還遠遠不能在實踐和答題中應對自如,還需補充一定數量的練習題加以鞏固。
對于練習題的選擇與布置,也是需要精心加以準備的。
它既要切合中考實際,又要在難易程度上恰如其分。
這樣把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的教法比脫節開來明顯有效。
五、強調知識的層次性、系統性與針對性 復習要抓住基礎知識,再將其系統化、結構化,這樣不僅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也可以將零散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脈絡,便于記憶。
同時,復習內容、復習方法、例題的選擇等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針對考試說明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取,不能盲目選擇。
在“物質的鑒別”復習課引入之后,教師領學生回憶了一下前面接觸到的幾種沉淀以及幾種特征離子(Cu2+、Fe3+、Fe2+)的顏色。
這樣通過回顧化學學習中的一些特殊現象,能夠對下面的學習起到引導、啟發作用。
如在復習課中,教師選取的練習之一是不用任何其它試劑,鑒別硝酸鉀、氯化鋇、氫氧化鈉、硫酸鎂、氯化鐵五種溶液,提供的信息是一些物質的溶解性表,這一出題方式符合近幾年中考命題規律。
本題首先要根據五種溶液顏色的差異區分出氯化鐵溶液,進而根據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溶液內部相互反應產生特殊的實驗現象(產生沉淀)進行逐一鑒別,進一步鍛煉了學生的信息加工及實驗技能的運用能力,充分體現了復習課知識容量大、以點帶面、升華提高的教學特點六、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 在復習過程中,要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為基調,通過交流討論、互動合作、師生互評等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復習“鑒別燒堿和純堿”例題時,教師又扮演學生角色,設置陷阱,提出可以用酚酞指示劑變色的方法來鑒別燒堿和純堿溶液,而后學生扮演教師角色,給教師打分并進行評價。
在學生對教師的方案都持否定判斷的情況下,教師還堅持自己的觀點,此時,學生爭先恐后地指出方案的錯誤之處,并要求用實驗驗證,教師抓住這一時機,馬上讓學生自己實驗的方法來證實了同學們的判斷,這樣讓學生再一次感到化學的確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潑。
接下來,根據學生提出的方案,進行交流、討論,得出多種鑒別方法。
在引導學生對物質的鑒別方法進行總結時,首先從直觀的現象(如眼睛看到的顏色、鼻子聞到的氣味等物理性質)入手,在物理性質鑒別不出來的情況下再考慮化學性質,并總結出了鑒別物質的基本要求:操作簡單、現象明顯。
這種設計符合學生的思維發展,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在滲透了化學學科思想的同時,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七、復習課同樣要重視實驗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化學實驗以及與之相關的實驗探究已成為中考化學命題的熱點,而對于實驗設計中的操作、現象以及結論的歸納是許多學生的薄弱之處,在復習課中引入實驗不僅抓住了基礎知識與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還將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實驗設計與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實驗探究能力。
在“鑒別食鹽、白醋和純堿三瓶無色透明溶液”實驗時,學生首先根據教師的要求進行思考、討論,設計出不同的實驗方案,并對可行的方案從操作的安全性、簡單程度、節約試劑等方面進行評價,得出最佳方法,最后分組實驗,進行鑒別。
通過對比,學生學會對多種實驗方法進行評價,并培養了團結協作精神,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
另外,在一道題中安排多種鑒別方法,拓展了學生的思維。
八、關注社會,聯系生活 將化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既體現了化學學科的實用性,也在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理解與靈活應用的基礎上,培養了學生關心社會、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品質。
在復習課引入物質鑒別的概念后,教師展示了生活中常用到的兩種洗滌劑:潔廁靈和廚房去油劑,要求學生根據俗語“酸除銹,堿去油”判斷兩種洗滌劑的酸堿性并提出鑒別方法,從生活走進化學;在總結出鑒別物質的方法后,又以家庭廚房作為教學情景,對失去標簽的食鹽、白醋和純堿三種溶液進行鑒別,由化學走向生活。
這種設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中考是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要想讓學生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作為初三的化學教師,就要有責任感、緊迫感和危機感。
要在復習中轉變觀念,更新傳統的復習方法,認真研究中考試題的命題思路和特點,了解中考命題趨勢,發揮出自己高超的教學水平,只有如此才會取得很好的復習效果。
其實學化學就是一個地方打通了就全通了,關鍵是找那個著力點特別難。對于化學基本沒有基礎,我建議先把高中高中化學所有的知識點做一個大的概括,要知道究竟要學些什么!然后就是非常重要的方程式,對于化學來說什么東西放在一起會發生反應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化學方程式千萬不要死記硬背,這樣可能你背完這個忘了那個,高中化學方程式又那么多,你的腦容量沒有那么大,你一定要從化學方程式中找規律,化學性質相同的元素基本反應可以照搬(除一些特殊的要另記),前提是你要熟系元素周期表。還有就是實驗,實驗在高考中占非常大的比例,而一定要對實驗操作熟系才能得心應手,所以對于那些學校條件比較好的學校實驗能自己動手千萬不能錯過,對于那些相對條件較差則可以通過看實驗視頻了解每一個實驗步驟,思考目的,這樣遇到一些實驗題就可以觸類旁通。然后已經高三了,最后一年就是認真聽課,老師復習的知識點一定不能錯過。千萬不要因為基礎不好就自暴自棄,只要不放棄一切都還有希望,要把每一個知識點都當新的知識點來學。
上一篇:北京工商大學如何轉專業辦理暫住證
下一篇:如何上傳自主招生照片資料怎么
總聽到一些人說,小學看不出來孩子的學習好壞的,有人又說,中學學習的好壞主要是靠自己,有天賦的人學習自然好。如果什么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那還要學校和老師來干嘛,所以學校的學習還是很重要的,下面介紹一下廊坊的重點中學排名情況...
山西省共有5所三本大學參與了2017山西三本大學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排名第二的是山西財經大學華商學院,排名第三的是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排名前5的大學還有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和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以下...
非常好,很專業?! W校教學力量雄厚,現有教師113人,教師中副教授以上職稱27人,講師45人,中青年教師中達到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8人,在讀研究生學歷的33人。另外還聘請了22位專家教授為學校兼職教師,保證了學校發展高職教育和普通...
1. 寧夏大學美術系創建于1978年,2006年晉升為學院。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學科體系較全、師資力量雄厚、辦學條件優越、教學科研成果豐碩,在西北地區同類院校中具有較強實力和較大影響的辦學實體。 美術學院下設繪畫、設計藝術、...
是公辦學校,是由壽光市人民政府出資辦的一所本科高校,學校原來是壽光成人中專學校,現逐漸發展成一所本科類高校。
孝義中學<br>作為山西省首批重點中學的孝義中學,在呂梁地區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br>在2020年的高考中,孝義中學600分以上人數共計134人,位居呂梁第一。<br>清北預錄人數再創歷史新高,683分以上4人全部被...
陜西師范大學在西安有兩個校區:老校區在雁塔區繁華的長安南路上,稱為雁塔校區;新校區在長安區西長安街上,稱為長安校區。
棗莊學院(Zaozhuang University)是山東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br>學校前身為1971年建立的棗莊市教師進修學校,1984年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棗莊師范??茖W校,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改建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
是二本。南京大學金審學院金審學院是二本院校,在陜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四川省等省份屬于二本批次招生,特別是在山西屬于二本C類招生,目前取消了三本,因此作為獨立學院的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屬于二本大學。